7月18日至23日,003全讯白菜传播学专业的29名学生,在传播系主任石峤副教授及姚静、王奔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黔西市化屋村,围绕“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和新闻采写实践。在最后一天返程的路上,师生们又来到非遗传承人彭艺的工作室,体验了一场趣味横生的非遗文化之旅。
36岁的彭艺,是2024白菜网址官网大全美术学院民族民间美术硕士研究生,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去黔西化屋村视察时,作为黔西县蜡染非遗传承人的彭艺,在扶贫车间向总书记详细介绍了专为牛年设计的蜡染装饰画的理念和寓意,以及蜡染染料的制作过程。自此,彭艺成了黔西的名人,时不时被媒体采访报道。成名后的彭艺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和创意,她创立了彭艺工作室,将美术专业与蜡染、苗绣、陶瓷、核雕等传统工艺相结合,开展了多元化的艺术创作与经营。她表示:“既要种小麦,又要种玫瑰,既要市场化,又要保留艺术,将经营与艺术并重。”
彭艺工作室特色门头
当2019级传播学专业全体学生踏入彭艺工作室时,一场奇妙的非遗文化之旅就开始了。彭艺早已做好当讲解的准备,她说:“跟着我走,我带你们一起体验非遗文化。”“旅行团”的同学们紧跟彭艺的脚步,参观她亲自设计的各种产品,有蜡染玩偶、刺绣抱枕、陶瓷茶具、蜡染屏风、刺绣绢扇等融合了少数民族元素与特色的产品,抵不住诱惑的同学们正式转为游客,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同学们开启嗨购模式
张孟西同学表示“产品非常有特色,而且非常实用,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相结合,让美碰撞出不一样的感觉,我一个男生都心动了,买了刺绣发髻和扇子,准备送给妈妈,让妈妈瞧一瞧精美的非遗文创产品,也感受我满满的爱。”
张孟西同学为妈妈买的扇子
在“搜刮”完工作室后,同学们又转变成小学徒,挑选合身的白T恤,跟着非遗传承人彭艺,过了一把扎染的瘾。扭形状、捆皮筋、植物染、固色煮、甩干水、晾成衣,六个步骤后即可得到专属“盲盒”——一件纯手工的独一无二的蜡染T恤。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同学满意于自己的手艺,期待穿上新衣服,愁的同学看着自己被染料弄得五颜六色的手,一直担心洗不掉。
彭艺(左二)教同学扎染
同学们被染色的手
秦玉合同学表示“我曾在网上看到过扎染的衣服,也曾想立即下单,但一直没有买,而今天趁此机会赶紧把未实现的衣服拿下。这次的扎染是一次很神奇的体验,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衣服是什么样子,就像开盲盒一样。在染之前会担忧自己会不会染毁,其实下来还不错,是自己喜欢的样子,并且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也是这样,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希望下次还有机会来体验扎染。”
秦玉合同学正在晾衣服
彭艺说:“很开心今天带学弟学妹们一起体验非遗文化,也期望同学们以后能好好学习,实现自身的价值,坚守自己的初心。”对于这次活动,带队老师石峤这样评价:“非遗是我们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扇窗口,传承与传播是一体两面,直观地感受传承人的魅力和体验非遗文化之美,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更自觉地承担起一个传播者的角色,创造出有温度的作品。”
19传播师生与彭艺合照
指导老师|石峤 姚静
文|罗霞 谢小敏
图|张孟西
编辑|宗靖然 许馨元
编审|韩洪雷 王晨曦